本年度报告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、《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》和《山东省财政厅信息公开实施办法》编制。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,自2013年1月1日起, 2013年12月31日止。
一、概述
2013年,庆云县财政局认真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和《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》,积极落实国办发〔2013〕73号和国办发〔2013〕100号文件精神,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,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,规范信息公开流程,完善信息公开平台,拓宽信息公开渠道,扎实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。充分发挥网站信息公开主平台的作用,通过厅门户网站公开了2013年省级财政总预算和2012年省级财政总决算,以及2013年省级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总额。
二、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
一年来,我局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和《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》,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,加强组织领导,完善公开制度,切实打牢信息公开的基础。
(一)加强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。局党组对信息公开工作高度重视,把推行信息公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信息公开工作,与财政业务工作一起部署安排、一起检查落实。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玉琢同志多次强调要把推进信息公开、建设阳光财政作为一件大事来抓。
(二)明确信息公开的责任分工。根据局党组的部署,我局建立了分管局长负责、办公室和信息中心牵头落实、各科室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。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,修改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,全面搜集、认真审核、及时上传主动公开的信息,受理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公开申请。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厅门户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的技术维护工作。各科室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,负责本科室信息公开工作。对一些新的事项,科室职责有交叉,专门召开会议,研究细化分工,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责。
(三)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。一年来,在完善《庆云县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暂行办法》、《财政信息公开工作规范》和《庆云县财政局网站管理办法》等制度办法的基础上,制定下发了《进一步加强网站维护管理的通知》,不断规范信息公开工作。首先,进一步规范了“三审查、三把关”制度。“三审查”就是对拟公开的信息,各科室认真初审,办公室认真复核,重要信息报经分管局领导审定。“三把关”就是严把保密关、格式关和政策关,确保公开的信息不出问题。其次,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公开申请受理制度,研究制定了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工作规程,明确了申请的受理、审查、处理、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。
三、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
认真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》(国办发〔2013〕73号)文件,扎实做好县财政局牵头落实的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“三公”经费公开、收费信息公开两项重点工作。一是稳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。在3月份主动公开《关于庆云县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》以及16张预算表的基础上,8月份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了《关于庆云县2012年财政决算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》以及10张决算表。二是稳妥推进“三公经费”公开。按照县政府的部署安排,5月下旬,县财政局通过门户网站首次向社会公开了2013年省级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总额,95个县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单位通过本部门网站公开了2013年部门预算和“三公经费”预算。同时,及时发布《山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》,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增减变化、收费依据、管理方式等信息。
四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
严格遵守“依法公开、全面真实、注重实效、有利监督”的原则,全面、深入、细致地开展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。
充分发挥网站信息公开主平台的作用,及时发布社会关注、群众关心的财政信息,详细介绍和解读有关财政政策。
五、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其他情况
(一)收费及减免情况。2013年,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经费与局办公室工作经费共同支出,未做区分。同时未对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公开申请事项收取任何费用。
(二)保密审查情况。加强对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,建立完善分管局长负责、办公室牵头落实、各科室密切配合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机制,不断规范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程序,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落实到位。
(三)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情况。一年来,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而产生的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事件。
七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打算
(一)健全完善信息公开长效工作机制。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,将信息公开工作与财政业务、依法行政、依法理财有机结合起来,通过进一步健全机构、完善制度、落实责任、强化监督等,建立起各负其责、运转协调、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长效工作机制。
(二)关于财政预决算和“三公”经费公开情况。在2013年首次公开县级“三公”经费预算和95个部门的部门预算的基础上,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,2014年将公开县级“三公”经费决算和部门决算,实现财政预决算信息全面公开。